集團OA 集團郵件 信訪舉報
首頁 / 三源文化 / 皖能文苑
皖能馬鞍山公司鍋爐工程部機修班班長李永忠,是一位有著多年黨齡的優(yōu)秀黨員。他從自身做起,愛崗敬業(yè)、勤于奉獻,沒有華麗的語言,而是用日常行動的點點滴滴,詮釋著新常態(tài)下基層黨員的風采。作為一名資深的鉗工,他具有多項操作技能,有著豐富的檢修經(jīng)驗,他的一項“神技”讓人“羨慕、嫉妒、恨”,那就是掌握了一手鉆孔巧取斷螺栓的技術,經(jīng)常被邀請去外單位幫忙診斷解決一些難題,為公司贏得了聲譽。南化211A修外協(xié)現(xiàn)場,在適應新的工作環(huán)境上他…
一排是精神旺盛的我們,一排是奮戰(zhàn)一夜的伙伴,眼神傳遞著慰問的目光,內心翻滾著感激的波瀾。辛苦了,同伴們,你們已經(jīng)到達黎明的港灣,我們就要交接班。接過記載你們功績的運行簿,接過使命賦予的神圣與莊嚴,接過疲憊的臉上洋溢的豪邁,接過你們的沉重囑咐與期待。我們在接班簿上,把自己的追求簽寫。休息吧,親愛的伙伴。為了深谷待挖掘的礦藏,為了荒漠待開墾的良田,為了機器不倦地歡鳴,為了旅客回家的期待,你們在開關上留下莊重的指紋,母線里…
當我們逐漸習慣于網(wǎng)絡閱讀時,你是否還記得,曾幾何時,自己在書本中留下的那一張紙、那一片葉?在4月23日“世界讀書日”到來之際,皖能合肥公司精心設計制作了一套書簽,贈送給公司職工,以提高職工閱讀興趣,營造崇尚讀書、勤奮讀書氛圍。書簽一套6枚,正面圖片為企業(yè)風貌、勞動者工作場景等,反面圖片則為“合電黨建”微信公眾號二維碼,文字部分為皖能集團“三源”文化及特色“合”文化理念。企業(yè)精神、企業(yè)目標、企業(yè)核心價值觀、員工人生信條…
天然氣屬于易燃易爆?;沸袠I(yè),管道天然氣輸氣站都建在人煙稀少的偏遠地帶,有的在農田中,有的在山腳下。站場實行半軍事化的封閉管理,總有一把大鎖從圍墻內鎖住小天地,而不是從圍墻外上鎖,因為這里面365天、24小時不能脫管。人員進出都要事先聯(lián)系好,經(jīng)過嚴格的審批報備程序。這里實行集中輪休制,工作三周休一周。一般站場有6人,實行24小時三班倒,當班人員主要職責是執(zhí)行調度指令,巡查工藝區(qū)管道、設備、儀表,如有異常及時報修,不當…
說起來,我不算是旅游發(fā)燒友,雖然我會羨慕身邊有朋友辭掉工作或者請個大假去所謂的gapyear(就是老外常說的工作學習中的間隔年),我也會嫉妒他們徒步或騎行進藏,穿越森林,搭車去尼泊爾,我更喜歡他們各種擺拍自拍抓拍的美照。但是說完看完,我還是只能羨慕嫉妒恨幾句,念上幾句以后我也要去吶吶吶,然后繼續(xù)我該上學就上學,該上班還是上班,這個“以后”也就是遙遙無期的看不見在哪。在這個喧囂的世界,人人都想著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。對于…
旅游,其實就是重新發(fā)現(xiàn)世界,重新發(fā)現(xiàn)自我,重新找到內心深處最妥貼的地方。自2月2日飛抵英倫,去看望在布萊頓附近大學讀書的兒子。記得曾經(jīng)有一首歌,叫做漂洋過海來看你。的確,能夠一個人遠渡重洋坐十幾個小時飛機的人,除了擁有滿滿的愛,真是需要勇氣。一路飛翔,疲憊的我花了四五天的時間倒時差休整。隨后的日子,我便像一個度假的人,每天,有著充足的時間,熟悉最近的waitrose超市,cocot咖啡館。在咖啡的香味中、海鷗的鳴叫聲…
從1990年進入皖能合肥發(fā)電有限公司(原合肥發(fā)電廠)工作,至今將滿26年,有幸見證了這個國有企業(yè)的各個時期的變化和發(fā)展壯大,更有幸和公司各部門各專業(yè)人員參與了兩次廠志的編寫工作,用自己的勞動為貢獻過青春的這個企業(yè)留下一點紀念。2005年4月,第一次參與編寫《合肥發(fā)電廠志》(1958年至2005年段)“多種經(jīng)營”章節(jié),并配合編寫“黨群組織”章節(jié)中的黨員代表大會、黨支部、黨員發(fā)展等部分。2015年12月,負責編寫的《皖能…
冬日的清晨,每天睡意惺忪地起床,透過高樓大廈的縫隙,看到天邊有一抹未完全展開的陽光,朦朧中走進廚房,精神開始慢慢復蘇,我的一天就這樣從廚房開始。將昨晚準備好的食材一一整理,麻利地為兒子準備一天的飯菜,雖然都是家常味道,但盡量做到每天基本不重復:燜米飯、米粉肉、紅燒獅子頭、雪菜魷魚、面筋塞肉、銀魚蒸蛋、肉沫茄子、培根花菜、木耳肉片、蒜黃肉絲、香菇青菜、干煸豆角、素炒三丁……這些菜肴都是我經(jīng)常烹飪的家常菜。每天早晨在燉或…
俗話說“是親必顧,是鄰必護”、“遠親不如近鄰”。鄰居,一個很熟悉的詞,但是在如今的高樓大廈里,鄰居之間卻是那樣的陌生,一扇扇關著的門隔開了與你日夜相伴的鄰居。但是,我卻很幸運,相處了一些真性情的鄰居。我住的小區(qū)是市中心的單位老小區(qū),鄰居多數(shù)是退休的老人家,他們的生活習慣還停留在“大院”的意識里,換句話說,就是不管是誰家的事情,只要被老人家知道了,都要熱心的去問個一二三。我就遇見過這樣的事情。記得剛搬去小區(qū)沒多久,下班…
愛人出差回來,帶回一大包北京特產(chǎn)——冰糖葫蘆。那一串串冰糖葫蘆,遠遠望去,如同綻放在蕭瑟枝干上的一朵朵紅梅嬌艷嫵媚,又似一盞盞小紅燈籠精巧玲瓏,給清冷凋敝的冬日帶來一絲生機和活力,也溫暖著我的記憶……小時候,我喜歡吃甜食,更喜歡吃酸性食品,對冰糖葫蘆更是情有獨鐘。每當看到有叫賣冰糖葫蘆的時候,我眼饞嘴更饞。晶瑩剔透的冰糖葫蘆真的讓人望眼欲穿,垂涎欲滴,我眼巴巴地央求爸媽給我買一串糖葫蘆解解饞。那時,賣糖葫蘆的都是推著…
成員單位
友情鏈接